染料和顏料一般都是自身有顏色,是指能使其他物質獲得鮮明而牢固色澤的一類有機化合物。熒光增白劑雖然被人們稱為白色染料,但是其本身是無色的。從熒光增白劑的名稱我們可以知道,它的功效是增白,而不是染白,換句話說,熒光增白劑想要發(fā)揮增白效果的前提是產品本身是白色。
這就奇怪了,既然我的產品本身是白色的,為什么還需要用到熒光增白劑呢?其實大量的有機材料,天然的或人造的紡織品或其他的物質,如紙、塑料等,看起來并不白,通常它們吸收的藍紫光(400~480nm)比黃光要多些,因此它們或多或少地表現(xiàn)出微黃色。
熒光增白劑通過某種方法上染到有一定白度的基質(如紡織品、塑料、紙張、洗滌劑等)上,這種基質在日光(或含有足夠紫外光的光源)的照射下,吸收了日光中肉眼看不見的紫外光(約340~380nm)的能量,然后再以極明亮、艷麗的藍紫色熒光(約410~460nm)發(fā)射出來。這種藍紫色熒光與基質上的微黃色光混合(黃為藍紫色的補色)得到白光,而具有增白效果。由于被熒光增白劑增白的基質反射可見光的能力增強,因而基質的白度和亮度增加了,使被增白的基質看上去具有潔白、悅目、明亮的感覺。由此也可知熒光增白劑的增白是光學上的補色增亮,而非染色。
熒光增白劑熒光的產生因紫外光而來,所以照射光源的紫外光含量對熒光增白劑的熒光強度和增白效果就有影響,如果照射光中紫外光含量高,其增白效果就特別顯著;而在紫外光含量低或沒有紫外光的光源下,增白效果很小或根本看不出增白作用。所以,練達熒光科技建議,大家在對比白度時,要盡量在自然光線下。